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9日节能风电(60101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问:请问下王教授,您认为发电侧新能源取消强制配储,对公司有何影响?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 2月 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该政策将储能行业推向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储能企业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有利于储能行业的良性发展,对电源侧和用户侧储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对公司电网侧储能的直观影响,是可以结合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新能源消纳情况、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及公司自身情况,自主决定是否配置储能,从而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话说美国加征关税的话对公司有没有影响呢?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所发电力,用途为向电网供电,满足经济社会及国民用电需求。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经营并无直接影响。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 2024年 9月底,我国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了 12.5亿千瓦,提前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在气候大会上承诺的“中国到 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的装机容量达到 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我国新能源仍将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与全球化布局中持续领跑,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智能化转型。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及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 0.1个百分点。电力生产供应方面,截至 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33.5亿千瓦,同比增长 14.6%。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5.9%。2024年,全国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3,442小时,同比降低 157小时。并网风电 2,127小时,同比降低 107小时。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一方面是资源方面原因,2024年全国平均风速、全国水平面辐照量均同比下降;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风电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请问姜总,公司在 ESG方面有什么举措和成果?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发布了第二份 ESG专项报告,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年内,公司夯实 ESG治理,充分发挥公司各级对 ESG的管理职能,实现了 ESG管理理念与公司运营的和谐统一;持续推动“风电+乡村振兴”项目,以风电主业助力产业帮扶;同时,公司紧抓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实现年度累计销售绿证 202万张。资金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环保总投入为 207.3万元,安全生产总投入 7,697.36万元,乡村振兴总投入超过 130万元,公益活动捐赠超过 120万元。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请问贵司如何搭乘国家节能规划来实现 25年的增长?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为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公司主要产品为所发电力,用途为向电网供电,满足经济社会及国民用电需求。2025年 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价机制进入全面市场化新阶段,将推动风电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具备成本优势、管理高效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正密切关注将来各省推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持续加强公司生产运维能力、提升公司电力交易水平等举措,确保公司运营的存量和未来增量风电项目在现行政策下的收益水平,保障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请问公司海外得风电项目情况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澳大利亚白石 17.5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运营。公司将积极利用白石项目并购及建设运营的经验,加强对澳洲、欧洲及中东等国家风电市场的跟踪研究及项目前期论证,不断推进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扩大公司项目资源储备。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继续以风电场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为业务立足点,持续通过创新开发模式、加大并购、向海外要市场、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等多种手段,不断扩大装机规模,有效控制成本,追求高质量发展。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多项业务指标实现增长,累计实现上网电量 117.5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20%;发电量 1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0.28%;截至 2024年末实现风电累计装机容量617.766万千瓦,较上年末增长 9%;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2,164小时,相比 2023年减少 153小时,比全国平均数高 37小时。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请介绍一下公司 2025年一季度发电情况?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 3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74%;其中,陆上风电 3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12%;海上风电 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48%。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尊敬的领导,下午好!作为中小投资者,有以下问题:1、可视化年报显示,公司近三年业绩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能否分析一下原因?2、公司发行 20亿元可转债还有 2年就要到期,近期提议下修是否考虑尽快完成转股?除下修外,还有哪些举措推动转股?3、未来如何 20亿元可转债无法实现转股,是否能到期兑付本息?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1.公司 2024年新投产机组的装机容量为 68.796万千瓦,相比 2023年的 12.324万千瓦有了显著增长,但受风资源不及同期、弃风限电情况略有增长及平均上网电价下降影响,业绩有所波动。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公司管理层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对风电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通过积极探索、应用新机型、新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公司盈利能力,未来,公司有信心凭借管理层的经验与能力,以深化改革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以严谨规范的作风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成效,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明确科技创新定位,多措并举、促市场开发焕然一新,确保完成公司 2025年业绩指标,努力推进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2.公司及管理层一直持续关注企业股票的可转债的表现,除下修转股价格外,公司也会综合考虑投资者意愿、二级市场环境、公司经营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加强与资本市场及转债持有人的沟通、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合理实施回购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并推动可转债的转股。3.公司转债将于 2027年 6月到期,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兑付本息。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请问下董秘,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有何举措?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短板,把项目开发工作列为当年度核心工作来抓,一边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打破当前的思维和手段瓶颈,一边通过持续调整的策略重新打造并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开发体系和格局,把公司市场开发能力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市场开发局面焕然一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新增备案项目 201.325万千瓦(含独立储能),创造了年度备案历史新高,累计新增签约项目 36个、容量 839万千瓦。截至 2024年底,公司累计投产、在建和备案项目总容量首次突破 800万千瓦,为稳步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及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始终重视市值管理工作,积极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JN江南官网以规范运作和提升经营业绩作为市值管理的根本,并致力于打造包括信息披露、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E互动问答、投资者热线等多渠道沟通体系,加强与机构投资者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有效传递公司价值,切实维护股东权益。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问:公司未来分红规划?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上市以来高度重视对广大股东的投资回馈,始终保持稳定的现金分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长期价值。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达 4.79亿元,股利支付率 36.02%。近五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达 21.08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5.95%,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 29.57亿元。未来仍将在综合考虑盈利情况、资本支出计划等事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分红。感谢您对节能风电的关注!
节能风电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08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10.22%;扣非净利润3.77亿元,同比下降12.17%;负债率57.82%,财务费用1.59亿元,毛利率50.8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39。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536.85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388.29万,融券余额增加。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